3)第十三章 无法之地_过河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泉讲一讲规矩和程序?然后抓住泉的言语漏洞或者道德瑕疵大肆抨击?这不是道府议事,没有道门的强大暴力基础作为支撑,没有任何意义。

  有些时候,花圃道士会极度追究道德、规矩、程序的合理性,遇到某些问题的时候,会反复且极端地追求道德、规矩、程序的正确性。

  要杀人,不能是自己不讲道理,而是因为被杀之人有罪。就算是复仇,也不能快意恩仇,必须抓住仇人的一个道德污点,在道德大义的牌坊下,站在道德高地上,对仇人进行审判。

  必须道德完美,必须合乎正确的价值观念,没有瑕疵。

  说得好听一点,杀人还要诛心,并非道德崇高,更多是通过指责别人的“缺德”、“失德”来满足道德上的优越感。

  说得难听一些,善用规矩之人也被规矩所规训,浸润在等级制度里不能自拔,对上不能逾越半分,牢记自己的位置,哪怕是自己的孩子,也得嫡庶之分,务必分得清清楚楚,不能半点混淆和逾越,并以此为荣。

  这恰恰证明了道门对花圃道士的规训太高了,规训在本质上是一种奖惩机制,有功则赏,有过则罚,花圃道士难以逃离规训也意味着花圃道士可以在道门框架体系的规训中获益更大,所以他们会自发地维护这个框架体系。

  不过事情要分两面来看,道德和规矩既是禁锢,也是保护,间接说明了花圃道士在暴力上面的弱势,必须通过规则来获得保护。

  野道士喜欢强者通吃、绝对暴力,讨厌繁文缛节的束缚。花圃道士喜欢正义、道理、规矩等文明产物去压制暴力。不言而喻,两者都喜欢更有利于自己生存的世界。

  道门高层不属于野道士,也不属于花圃道士,他们是规矩和道德的制定者。

  齐玄素当然认可这一点,在道门的体系框架下,必须这么做才行,不遵守程序,不符合道德,很容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所以,他在道门框架下处处用规矩说话,没有任何逾越,近乎于苦行僧。

  可一旦离开了道门的框架体系,这一套还能否行得通,就很难说了。

  如果天下处处文明,那么道门何必自诩文明?

  不那么文明的地方,道德规矩的约束力可想而知。

  齐玄素没有道德洁癖,在七娘的影响下,他在本质上是个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者。规矩有利,他就按照规矩行事,没有半点逾越。暴力有利,他就直接使用暴力,甚至不介意打破规矩。

  所以齐玄素始终是个半黑半白的人,黑白两面,如阴阳双鱼,是黑是白取决于怎么样的外部环境。齐玄素既可以是那个光辉万丈的齐首席,也可以是藏于暗中暴起杀人的魏无鬼。

  此时在灵山洞天之中,你讲规矩,我都想笑。

  这里最大的规矩就是没有规矩。

  规矩不等同于规律规则。

  齐玄素在神殿中枯坐了一宿,等到天亮,他推开神殿的大门,外面一切都恢复了正常,只有齐玄素昨晚出剑斩杀血影时留下的痕迹证明了昨晚的一切并非幻觉。

  齐玄素又看了一眼灵山所在的方向,重新踏上了路途。

  与此同时,小殷在墙上画了一道门,偷偷溜进了丹房,没有发现齐玄素的踪影,踮着脚拿起被齐玄素摆在玉台上的“归藏灯”,好奇地左右翻看。

  请收藏:https://m.dzdn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