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15章:敦煌本吐蕃文书_我在北大学考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你们四人,王先生偏偏挑中他了。”说着,她又问,“苏亦这小子,怎么对突然研究上敦煌学了啊,要论对敦煌学的熟悉程度,应该是老马你才对啊?”马世昌摇头,“我不行,我上限有限,我太局限于汉文佛经了,其他语言的佛经,反而看的很费力。而且,苏亦似乎对敦煌学术史更加了解,他在课堂上讲述的这些东西,很多我都是一知半解的,我甚至不知道于道泉先生的这些经历,这小子却如数家珍,所以,如果这节课让我来讲的话,我是讲不好的。”这个时候,许婉韵突然说,“其实,王永兴先生也打马师兄的注意,但宿先生肯定不会放人,王永兴先生需要助手,宿先生也需要助手啊,就我们四人,没有人比马师兄更加合适了,就算苏亦这小子也不行。”姚华山又只能点头了。他在四人之中,并不是最为突出的存在,乱天赋,他比不上苏亦,要论惊艳他也比不上马世昌。至于跟许婉韵相比较,他也有劣势,这个劣势就是性别劣势。考古专业也是需要女性考古从业人员的。这方面,许婉韵这个独苗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既然是作为敦煌学的助教,苏亦肯定是有助教该有的样子。甚至,他在王永兴先生敦煌学的课堂上,做的事情比普通的助教做的还要多。不仅仅是帮助同学们答疑解惑,批改作业,或者帮忙王永兴擦拭黑板这些杂活。他做的更多。比如上课。一般来说助教只有任课老师不在的情况下,才有机会上台代课。然而,苏亦并不是。就算是王永兴先生在场。他都有机会上台。跟上周课堂一样,王永兴先生继续让他上敦煌学学术史,讲述国内学者跟敦煌学不为人知的故事。上周的课程讲述了不少的学者。罗振玉、董康、傅芸子、刘半农、郑振铎、浦江清、张素痴、王重民、向达、姜亮夫、王庆菽等等,这些人,每一个人对敦煌文书搜集都起到不可忽略的作用。苏亦几乎把他们的故事讲了一个遍。当然,太过于具体的事情没法讲,不是有忌讳或者禁止的内容,完全就是课堂时间不够。所以,苏亦也只能起到一个引导作用,要是有学生对这个方面感兴趣,可以去图书馆自行查找资料。就跟他之前跟黄莺歌她们几个姑娘列胡适关于中国禅宗史研究的书单一样,这一次,讲述这些先生的故事,苏亦也给大家列一些书单。甚至,这一次苏亦还把上一次来不及讲述的于道泉的故事也都补上。于道泉是国内有名的藏学家,语言学家,一生的研究都主要集中在藏学方面。早年间,被公派到巴黎大学攻读藏文。既然能在法国读书,这位先生肯定不止会藏文,肯定也会法文。实际上,于道泉先生不只是掌握这两门语言。有传闻他会十三种语

  请收藏:https://m.dzdn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