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六十七章 再战越南四_清末之帝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情反常,身边的士兵一个个被爆头,如此精准的射击只有猎兵部队了。

  法军阵前,帝国士兵们交替匍匐跃进,那种利落的战术动作让巴赞等法军指挥官眼前一亮,即使身为敌人的他们也不得不惊叹,他们刚刚列装后装步枪,对于后装步枪的战术只停留在散兵冲锋而已。

  “尼格里,将敌人的战术全部记住,这才是后装步枪与后装火炮的标准战法,回去之后写一份材料,准备在全军推广!”

  尼格里道:“是!”

  渐渐的,帝国战士已经到达三百米之内,法国指挥官见敌人仍未冲锋,终于忍耐不住将机枪推了上来。

  法军的机枪设置的也很巧妙,他们将沙袋围成一圈,将机枪手护住,只露出射击孔,除非被火炮直接命中,就连帝国的狙击手也无能为力。

  法国的机枪分为两种,一种是购买的加特林机枪,一种是自己的兵工厂根据加特林构造研制的两管机枪,这种机枪射速慢,但能节省弹药,毕竟现在的铜壳子弹除了中华帝国可以大量生产以外,其他国家都还未大规模使用。除此以外,铜也是制约各国普及铜壳子弹的一个因素,毕竟铜曾是各国的货币,法官认为亚麻油纸子弹就非常不错了,没必要浪费铜。

  说句实话,铜壳子弹的应用也差点将刘峰吃穷,中华境内铜矿储量不多,为了留给后人他只开采了四座铜矿而已,其他的几乎全部从美国进口,或者从其他各国商人手里购买,光铜锭开支就达到五百万龙圆。为此帝队不得不颁布一条命令,就是打扫战场时务必将弹壳回收。

  第一道防线布置了十五挺机枪,他们躲在沙袋掩体内,不住喷出子弹,将帝国士兵冲锋的道路封死,一些不小心的战士被机枪扫道。

  “步兵炮,用新式炮弹给我敲掉法国佬的机枪!”阵前的指挥官见状立刻将步兵炮调了上来。

  使用无烟火药的步兵炮射程可以达到三千米,可以在法军火炮射程之内对敌人的机枪掩体进行炮击。

  十门步兵炮被推了上来,为了保证精度,他们在一千米的距离对法军的机枪掩体进行炮击,将其一一摧毁。

  此时帝国炮兵暂时停止了炮击,法军指挥官立刻命令士兵们上刺刀,准备抵挡敌人的冲锋。

  但帝国的战士仍然蛰伏不动,依然用步枪与法军对射。

  帝国炮兵阵地内,一个个炮长正在传达命令。

  “射角35,新式炮弹准备!”

  “射角20,新式炮弹准备!”

  炮兵们开始按照命令调整炮射角,更换无烟火药炮弹。

  炮兵阵地上,主要是两种火炮,一百三十门75山炮,20门105榴弹炮,换上无烟火药的它们最大射程分别为四千米和七千米,已经能打到法国的炮兵阵地了。

  在法国开炮的时候,帝国的观测手已经用密未测距法测出法军炮兵的距离。密位,是测量角度的单位,把一个圆周分成6000等分,也就是360度等于6000密位,1密位等于006度,然后根据一个密位公式换算成距离,密位公式为测得的目标高度或者宽度除以测得目标的高低角,然后乘以一千得到的就是目标的距离。这需要专门的密位望远镜,刘峰聘请了十余位物理和数学人才花了一年时间才将密位测距法鼓捣出来,现在已经推广到海陆军。

  “轰轰!”

  一门75山炮和一门105榴弹炮各发射一枚炮弹,炮兵观测手利用弹着点开始修正射角,此法虽然和后世体式测距仍有一定的差距,但测量十千米以内的目标还是很准确的。

  清末之帝国崛起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dzdn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