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章 宗室长辈_孺子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一块来的?”

  卓如鹤笑道:“本官巡视各县灾情,大将军正在路上,很快就会到。”

  韩孺子弄不清卓如鹤的用意,于是闲聊道:“我在城门外看到施粥,灾民有五百多人,不算太多吧。”

  “唉,这只是一小部分而已,有些进山为盗,有些前往它郡,有些留在乡下,初冬的时候乱民最多,有七八千人,四处流动,求取粮食,求不到就抢,还好各县守卫得当,没出什么大乱子。”

  “本郡遇到什么天灾?”

  “要说天灾,去年的雨水比往年少一些,倒也不是特别严重,入秋之后却有阴雨,毁掉一些收成。”

  “既然如此,粮食因何不足?”

  卓如鹤笑了笑,似乎不太愿意回答,拿起茶杯抿了一小口,说:“天灾虽弱,**不断。”

  “都有哪些**?”韩孺子已经不是闲聊天了,打算问个明白。

  “前年齐王作乱,朝廷大军东征,天下骚动,弘农郡地处要冲,军队来往、粮草转运皆从此过,地方都要接待,消耗不少。去年大军北上与匈奴人作战,全国征收秋粮以供应边疆,中间还有过一次地震,民力疲竭,粮价飞涨。”

  韩孺子还是没明白,“武帝时几乎每年都有战争,没听说对民间影响如此之大。”

  “武帝之前,唯有烈帝好武,规模不大,成、安、和三帝皆以休养生息为要务,有数十年储积可供使用,武帝在位四十余年,备战十年,才与匈奴人一战,饶是如此,大楚的家底也几乎消耗一空。如今突逢战乱,事前准备不足,各地只好加重赋敛。”

  “据我所知,满仓粮草充足,各郡县官仓也都有粮,为何不肯开仓赈灾?”

  卓如鹤又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道:“倦侯总督神雄关军务,也曾为粮草愁吧?”

  “粮草不足,比匈奴人的威胁还要大。”

  “倦侯向诸县征集粮草的时候,是不是希望立刻得到满足、送来的越多越好?”

  “当然。”

  “这也是朝廷的想法,一纸令下,哪个郡县准备的又好又快,郡守、县令立功,准备得迟,或者数额不足,则是重罪。所以,一旦预料到会有征,各地都要提前准备,以应对不时之需。”

  韩孺子终于明白了,“先是齐王叛乱,后有匈奴人侵边,大家都以为这会是一场持续数年的战争,因此要多多囤粮,对应对朝廷日后的征收。”

  “正是如此。”

  “官府强行征粮,以至各地暴民作乱,朝廷派军平乱,又是一场不知何时才能结束的战争,于是各地更要囤粮,仓中有粮也不敢放,怕的是明年、后年无粮可用。”

  卓如鹤点头,“还有一点,朝廷不稳,乱象已成,官民皆有自守之心,人人都想为自己储备一点粮食,如此一来,粮价更贵,大楚似乎有粮,又似乎没粮。”

  “满仓粮

  请收藏:https://m.dzdn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