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二十九章 奇怪的奏章_孺子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罪,放他回代国,则诸侯安心;如果陛下大怒,他们自会请罪,反正也不是什么大罪,然后他们会再想别的办法保住自己的地位。”

  “他们还有什么办法?像齐王一样叛乱不成?”

  赵若素拱手道:“叛乱是非常手段,微臣不敢预测,微臣只说正常手段:他们应该会从陛下身边的人下手,陛下最信任谁、谁对陛下影响最大,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将此人拉到自己这边。”

  “与韩稠的手段一样。”韩孺子轻声道。

  韩稠很早之前就在讨好慈宁太后,效果显著,深居宫中的太后正需要外臣的帮助,很容易受到迷惑。

  赵若素自然不会说出名字,又一拱手。

  “关于削蕃,可有惯例?”

  “陛下不觉得太早了吗?”

  韩孺子摇头,“大楚既然是韩氏的江山,宗室就当以身作则,宗室不正,朝廷何以正?天下何以正?你只说之前有没有惯例吧。”

  赵若素想了一会,“有,依微臣所知,共有三种惯例。”

  韩孺子很满意,“都说来听听。”

  “一是诸侯王犯下重罪,依律削蕃或是夺国。”

  “嗯,对齐王已经用过,不能用在其他诸侯身上。”

  “二是劝说诸侯自愿削蕃,先从最亲者开始。”

  “朕没有……”韩孺子突然想起东海王,那是他的弟弟,于亲最近,随后笑着摇摇头,“这招朕也用不上。”

  “三是推恩,允许诸侯将本国分给多名子孙,大国变小国,也是一种削夺。”

  “这个惯例朕知道,大楚从烈帝时起就在用,延绵至今,诸侯国由六七个增加到二十几个,可还是有个别诸侯不肯从命,比如齐国,一直是单传,不肯推恩给更多子孙,朝廷也没有办法,眼睁睁看着叛乱生。太慢,而且不受朝廷控制。就这些吗?”

  “削蕃的惯例大致就这些了。”

  韩孺子想了一会,微笑道:“惯例以外呢?可有其它手段?”

  赵若素又一次拱手,“削蕃之外,陛下也可选择削权。”

  “如何削权?”

  “诸侯世袭,诸侯之官却由朝廷任免,朝廷若能控制这些官员,则诸侯无权,与郡县无异。”

  韩孺子皱眉,“诸侯之官说是由朝廷任免,其实也跟世袭差不多,像东海国的燕家,不就一直把持国政?”韩孺子又想了一会,“诸侯之官一直由朝廷派遣任命,为何多数诸侯仍能掌权,如齐王甚至能够制造叛乱?”

  “各国远在京城之外,朝廷所派之官孤军奋战,难敌诸侯,或有争执,因为涉及到宗室,皇帝通常会选择息事宁人,长此以往,官吏也不愿惹事,权力日小,诸侯权力日增。”

  韩孺子不语,对待韩稠,他采取的手段就近似于息事宁人,半晌之后,他说:“天高皇帝远,就是这个意思吧?”

  赵若素只是拱手,没有回答。

  韩孺子记得杨奉很

  请收藏:https://m.dzdn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