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八章 内贼难防_大明之崛起164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便可依太后的意思办了。

  曾太后自知若不提送还弘光与潞王,想让朝臣们同意和满人议和必定阻力极大,便让给事中颜阳在朝上漏了点口风,试探群臣的意思。

  不料方才庞天寿从奉天殿回来,说提到与建虏议和的颜阳差点被人打了。

  庞天寿见太后颇为凝重,犹豫了一下,又拱手道:“陈王殿下先于仙霞关、浦城一线毙虏七千余人,前不久又在建安城下歼灭施福部七千余。

  “由数番交锋,朝中官员皆以为博洛大军实不堪一击。眼下建安亦被陈王围困,虏军粮草将绝,更是旦夕可破。是以,此时断无人会赞同议和之事。”

  未等庞天寿说完,忽有太监来禀,说礼部侍郎林欲楫求见。

  曾太后正为难之际,忙吩咐道:“快让他进来。”

  要说林欲楫也未料到朝中对议和之事反应如此激烈,送不走博洛,他身家性命便会不保,当下也是甚为头疼。

  待他行至午门,就听有大臣高声议论方才朝上之事。

  “我大明立国以来,何时有过和谈之事?”

  “呵呵,要说来也算有过。”

  “哦,我怎不知,还请李大人指点。”

  “张大人忘了万历年间朝鲜之役时,沈惟敬搞的那次议和了?”

  “原来是那次,李大人说笑了,哈哈。”

  “本就是戏言。虏贼将灭,竟有人谈及议和,真与那沈惟敬无二。”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那二人离去,林欲楫却陷入沉思。

  沈惟敬之事他很清楚,万历年间大明应朝鲜求救,派兵助朝鲜抗击倭人入侵。

  当倭国打得精疲力竭,大明也不愿继续在朝鲜浪费军饷的时候,一个名叫沈惟敬的商人出现了。他采用两头骗的方法,竟促成了大明与倭国的“和谈”。他让万历以为倭人乞降了,让倭国国王丰臣秀吉以为大明妥协了。若非发生了点意外,这次啼笑皆非的和谈险些以成功收尾。

  “乞降?”林欲楫忽然眼前一亮,立刻便转去了慈庆宫。

  待见过了礼,未等曾太后询问,他便立刻揖道:“臣启太后,若要议和之事于朝廷上通过,必得改一改这事的名称。当不宜称作和谈,而称建奴乞降。如此,定不会再有人非议。”

  “乞降?”曾太后皱眉道,“这要如何让人相信?”

  “不难。”林欲楫在来此途中早已想好,当即接道,“眼下闽南正闹旱灾,饿死了不少人。可使人随意搜罗些饥民的尸体,充做是虏贼首级,便称是大捷斩敌数万,余虏不堪所败,乞降求活。

  “届时太后只需派臣前往‘受降’,实则与多尔衮商议送还弘光帝和潞王之事,当可万全。”

  曾太后微微点头,眼下似乎也只有这个办法了。为了儿子的皇位,同时更是为了儿子的性命,她只能接受林欲楫的建议。

  她又问道:“若是和谈,多尔衮定会要求放博洛离去,林大人以何应对?”

  “只需将陈王换防他处,调太后的人掌控仙霞关。让清军扮作难民,分批至仙霞关下,由我大军逐次送出关去即可。”

  感谢18977009同学对我的慷慨打赏!十分感谢你的支持,在下感激涕零,祝你新春快乐,狗年大吉!

  请收藏:https://m.dzdn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