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九章 建厂_大明之崛起164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个好手,自幼随父母经商,耳濡目染对经商之道甚为了解。后来她家定居南阳开店,却遭遇李自成乱军,家人尽皆被害,否则她现在本应是兴长斋的大小姐。

  等返回铁场,她仅用了一个下午,便在乔千和几名侍卫的协助下将账目核对清楚,又将铁场内一切物件清点完成。

  至此,苏承羽便正式成为这铁场的新东家,铁场也改名为“苏记铁场”了。

  铁场原有工匠一百一十人,由于私人产业没什么人浮于事的官员,倒是没有吃闲饭的,手艺方面也都还不错。

  苏承羽将所有雇工都召集起来,先宣布生产、管理一切照旧,并给几名核心人员涨了点工钱。然后他又定下了每天工作五个时辰的制度,加班多发工钱还管一顿饭。

  工匠们哪里听说过这种好事,新东家在他们心目中立刻变得比亲人还亲。

  很快便有人拿了物料单来找新东家过目,婵依见苏承羽眉头微皱,便从旁接过仔细核对一番交还给他,低声道:“爷,这没问题。”

  苏承羽见后面还有工匠等着他给指示,干脆一指婵依,“以后铁场大小事务都由这位沈先生做主。”沈是婵依家里的本姓。

  婵依一愣,但殿下都这么说了,她自是从命,而且能在这铁场里帮殿下做些事情总好过整日闷在驿馆中。

  当天晚上,便有两车货物停在了军营大门外,正是苏承羽要买的耐火材料。

  另有军士来报,说会昌余新所部传讯,近日即可抵达龙南。

  “终于要来了!”苏承羽点头,心中甚为期盼,“有了这些兵,我便有了改变这个世界的力量!”

  次日他让人将耐火砖运去铁场,石墨和高岭土等却运往最近的瓷窑。

  他让人取来细粘土,用水化开反复过滤,只留下细腻的泥浆。

  然后他将细沙研磨成粉,添入泥浆中,再倒入同泥浆等量的石墨,添加少量高岭土搅拌均匀,这便是制作坩埚的原料了。

  要知道就是这简单的配方,在十八世纪成就了英国全球最佳钢材生产国的地位,并保持了一个世纪左右。

  之后的工作就交给瓷匠了。两尺多高的物件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不到半个时辰,苏承羽要的坩埚外形就在瓷匠手里“转”了出来。

  坩埚胚和锅盖在干燥之后被一同放入瓷窑烧烤。至于烧制时间苏承羽也不清楚,于是就干脆又制了一个坩埚胚,若烧制失败便用这个重烧。

  这东西不是一时半会能烧好的,苏承羽交待了注意事项之后便驱车赶往铁场。

  婵依早就在铁场了,仍是一身男装,正意气风发地带着两个工头指挥工匠。

  苏承羽远远看到她欢快的身影,心中暗道:让她这样一个小姑娘整日窝在内宅端茶倒水简直是罪过啊。

  婵依见苏承羽来了,忙上前见礼,然后便依照他的要求挑了几名头脑灵活的工匠带过来。仅不到一天工夫,她竟已对这些工匠有了大致了解。

  苏承羽对工匠们反复讲述了地炉的结构,又用泥土制了模型。待工匠们明白了他的意图之后,便在他指定的位置动手开挖地炉。

  地炉的坑挖好,夯实,工匠们量准了尺寸无误,便开始在坑壁上贴敷耐火砖。

  苏承羽看着那逐渐成型的地炉,仿佛已看到了架在上面的坩埚中炽红的钢水。

  请收藏:https://m.dzdn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