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七十二章 工农业发展_大明之崛起164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更兼江北不堪建虏挞虐的百姓蜂拥南下,仅上月便有十余万人自九江、衢州来投。另还有不少人入归湖广。”

  这便是大明正朔的号召力!谁说明末时分百姓丧气、麻木,皆认虏为主?那是因为他们实在没有办法。

  只要看到大明还有希望,自有不愿与虏为奴之人,即使背井离乡也要重回大明怀抱!

  即使到了工业时代,人口也是极为宝贵的社会资源,更不用说明末之时了。这些人南下投明,此消彼长之下建虏便会损失这么多劳动力。

  杨廷麟接道:“只是如此多的人,清点造册却殊为不易……”

  朱琳渼笑而摆手道:“这有何难,交给警察去办就是。”后世民警可是进行人口普查的主要力量。

  他说到这里,忽而想起明代用来登基户籍的黄册常年敷衍,与实际情况完全不符之事,于是又道:“正好朝廷取消军籍、匠籍,原先黄册已不堪用。索性便以此为契机,来一次‘人口普查’好了。”

  捋清户籍的准确情况,对大明的税、役、人口管理、劳动力清点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甚至还能防止私自蓄奴、贩卖人口等。不过自大明中期开始,黄册就再也无法体现真实的社会情况了。

  杨廷麟虽没听过“人口普查”这个词,但立刻便猜出其中含义,却未曾想到可以让警察来帮忙清查。在他心中,这些大头兵怎能情愿干这种“杂事”。

  他忙拱手道:“殿下,这清点户口乃是户部之事,只怕兵部……”

  “往后这便是警察所属职责之一。”朱琳渼立刻道,“我自会亲自知会兵部。

  “待江北百姓清点入册之后,户部还要为他们安顿住所,分田以耕。只有这些人日子过得好了,才会有更多人弃清归明。”

  “此外还得留意,这些江北来的百姓里定会混入不少细作,须仔细甄别才是。”

  “下官遵命。”

  至杨廷麟离开,早已等候多时的宋应星和徐尔路立刻入王府书房拜见。

  两人施礼起身后,却也同杨廷麟一样,先诉起苦来,问题竟也相同,都是一个字——钱。

  “殿下,如今福京军器局每月用工银便需两千两往上,赣州军器局虽少些,也得千三百多两。”

  朱琳渼闻言一愣,“怎会如此之多?”

  宋应星道:“殿下有所不知,自从以技能资格等级定工钱高低之后,工匠们无不精钻技艺,甚至秉烛习术。

  “上月技能资格考核,福京这边共评得大师两人、高级三十一人、中级一百六十人、初级三百八十六人。”

  朱琳渼大致一算,福京军器局一共七百多名工匠,这短短四五个月间竟有二百来人达到中级水准,初级更是几乎无人不及。

  “还有两个大师级?”朱琳渼惊讶道。要知道,大师级极难达到,光是掌握全套的工业制图技艺以及极高的算学要求这两点,就把绝大多数工匠挡在了门外。

  宋应星忙道:“确有两人。一是鲁宁,另一个却是郑都督自吕宋寻来,现在福京格致学府习读。”

  请收藏:https://m.dzdn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