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二十一章 朱以海的抉择_大明之崛起164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师缴获的二十船粮草。绍兴一点水路密集,诸暨等地也有浦阳江直达,皆可由水师分船运粮补给。

  “是以,各部仅需带足赶赴目的地的口粮即可。”

  随着众将又议定了一些细节之处,便有快马将出兵的调令送往衢州,而龙卫军的动作更快,仅不到一个时辰之后,朱琳渼便已亲率近万人马轻装驰离仙霞关,直朝浙江最南侧的处州府赶去。

  ……

  “殿下,不能再犹豫了!”钱肃乐捧着一条二尺多长的锦缎,神情急切道,“我主力已尽溃于青山岭,臣昨日征调了绍兴附近所有府役、乡勇也仅得千余人,凭此断难抵御三万东虏……”

  他见朱以海低头不语,又跪着向前蹭了几步,将那锦缎举过头顶,高声道:“这是臣斗胆与八十七名朝臣同署,望殿下情援福建,唯此方可保浙地数百万黎民,殿下!”

  一旁朱以海的秉笔太监叉腰指着他尖声道:“钱阁部,你这是要逼宫吗?!”

  “臣不敢……”钱肃乐忙俯下身去,“臣也是为殿下安危着想,若绍兴失……”

  围跪在四周的官员中立刻有人附和,“方国安误国,眼下只有此法可行了!”

  “殿下,福建那位亦是大明宗亲,总……总强过沦落建奴之手……”

  “马得功就在青山岭,据此不过数日之遥,还请殿下速决……”

  朱以海抬头扫视众臣,眼中尽是血丝,“去年我便欲归藩,是你们非要逼我继续监国,如今又要逼我退位……”

  他用力拍着椅子扶手,一字一顿地说:“你们以为坐上来容易,下来也同样容易吗?!”

  下面鸦雀无声,所有人都低头跪着,却没有妥协之意。

  好半天,朱以海终于颓然站起身来,正准备躲回后宫去,便有太监慌忙跑了来,高呼:“禀殿下,有福建礼部朱继祚、司礼监白大戚等人携诏书而来。”

  让礼部尚书亲自来宣诏,可见朱琳渼对此事之重视。

  朱以海愣了愣,只得又换了正式衮龙袍,朝乾清宫而去。

  朱继祚见鲁王上来也不跪,倒是不以为忤,只简单说了来意,便展开黄绸念道:“诏曰。朕缵承大统,日日殚精竭虑,思我社稷未复……

  “及鲁王镇浙地,屡拒东虏,守我江南门户,逾一年有余,实为国之大功……

  “初,王兄于贼乱之时暂监国事,扶国济危,为朕之臂膀。至江南即定,继如此则政出两门,为世所不趋……

  “王兄已功成,自可由此身退,固昭天下大义……”

  朱继祚洋洋洒洒宣读已毕,朱以海心中倒是略松了口气。听这诏书的意思,大段例数他镇守浙江,数退建虏之功绩,却只字未提他自立之罪,只让他“从大义”退位,仍能作为亲王安享余生。

  他正反复踌躇间,钱肃乐已携几名朝臣上前跪于朱以海面前,“殿下,此诏足见朝廷之心,殿下还有何虑?”

  朱以海望了眼朱继祚等人,搓着手道:“汝焉知福建是否诚意,若只用巧言使我献出浙地,来日只需几名言官上书弹劾,立时重翻旧账!我却不若携监国名分再出海……”

  他说到这里忽而一愣,浙江水师已殆,又如何逃亡海上?

  请收藏:https://m.dzdn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