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六章 机械设计技能_大明之崛起164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看来应该也不超过百二十人,就是说哪怕把所有工匠都拨来制铳,也得大半年才能完成他三千支铳的目标。

  “制铳过程中最费时的是哪一步?”他问鲁宁道。既然人手不够,那就得想办法提高效率。

  “自然是钻磨铳管。”鲁宁又指向枪钻架,“用熟铁卷成铳管粗坯之后,铳管内部极为粗糙,无法发射。

  “需先用小号铰刀将铳管内孔钻大一圈,再换用粗些的铰刀继续钻至更大,通常要换四次铰刀才能扩出合适的铳孔。这过程费时费力,又易钻歪。熟练工匠一个时辰也就能钻深七寸左右。”

  苏承羽走到钻架前观看,这是一个比他高出一头的木架。上半部分有一根四尺多长的枪钻,钻杆上缠着弓弦,来回拉动弓身就能带动钻杆转动。下半部分是两片木板,用来固定住铳管。

  鲁宁在旁边讲解,“磨铳管时一人拉弓,另一人向下压钻杆,钻杆带动锥形的钻头不断深入铳管。

  “整个过程中还得不断将铳管拆下,检查是否钻歪了。经验不足的工匠每钻成一根铳管甚至会钻坏两三根。”

  苏承羽对这台简陋的钻架大为皱眉,首先这钻头的形状就不够合理,比后世常见的那种经过函数计算外形的钻头,在效率和稳定性上都要差不少。

  其次这钻架采用钻头下压的模式,钻头在被弓弦拉动旋转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左右晃动,难怪会经常钻歪导致铳管废掉。

  而解决方案也是现成的,后世任何一个小加工作坊里都有的镗床就能胜任。只是眼下没有电机,只能以人力驱动了。

  苏承羽要来纸笔,开始绘制镗床的结构图。

  这次比设计水力锻机还要简单得多,一来镗床他见得多了,无需费心思设计。二来这镗床要求的功能单一,就是钻铳管。

  所以什么升降机构、夹具之类全都可以省略,制成固定的不但可以减少技术要求,而且稳定性也更好些。

  不多时,一台脚踏镗床的设计图纸便被他画了出来。

  鲁宁等人对这种标准工业图纸已经很熟悉了,对身负“奇门遁甲之术”的陈州王殿下能设计出这种精妙至极的器械,那更是丝毫不觉得意外。

  苏承羽对他们讲清楚了结构原理,几人又从铁场找来些木匠,便开始动手制作这脚踏镗床。

  镗床虽比水力锻机尺寸小很多,但制作难度却比前者大。主要是这个时代的精加工能力太一般了,不少精巧的小部件反复打磨、试验十多次都不一定堪用。

  是以苏承羽只能在一旁指导工匠们加工零件,中间不时去看看水力锻机的制造情况。

  不料水力锻机进展顺利,倒是负责锻造板甲的熊忠苦着脸来找苏承羽了。

  原因很简单,铁场炼出来的钢锭里,根本找不到“软钢”。

  软钢、硬钢是古人对低碳钢、高碳钢的直观称呼。熊忠试了上百块钢锭,最软的也是硬钢,很难锻造。

  苏承羽一拍脑袋,疏忽了!坩埚炼钢炼出来的大多是高碳钢,中碳钢都很少。因为炼钢用的坩埚就是石墨做的,石墨就是纯碳啊。

  请收藏:https://m.dzdn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