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一十六章 七倍于黑火药的威力_大明之崛起164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一直在试爆硝化棉,时有声响发出,但此次明显不同,动静比以往大了数倍。

  他忙向距离他的“临时办公室”仅一里多远的试爆地点赶去。

  试爆点旁的掩体后面,姚启圣一脸灰土,远见辅政王殿下来了,立刻满脸得意地高声道:“殿下,成了!成了!”

  朱琳渼闻言也是大喜。这段时间他先后设计了甩干桶用于防止“过硝化”,又从苏记珍品行调来几十部绞肉机粉碎棉花,总算是制出了合格的硝化棉。

  但之后却遇到了硝化棉湿度问题——太干了稍一动就会爆炸,太湿了根本无法点燃。前后经过七八天的反复试验,期间还有两名工匠因此身受重伤。

  而方才这简单的“成了”二字,终于宣告大明拥有了合用的猛炸药。

  朱琳渼欣慰地环视一圈,“大家都辛苦了!”又问姚启圣道:“眼下有多少制好的硝化棉?”

  “回殿下,共有八十多斤。”后者又补充道,“不过发烟硝酸已备了二百斤,碎棉也有百斤以上。”

  朱琳渼点头吩咐道:“好,立刻加紧硝化。制好的那些按刚才试出的比例兑酒和水。制得三百斤硝化棉后便来向我禀报。夺下南京城就在此一举了!”

  他记得TNT的威力是黑火药的七倍,而硝化棉比TNT只强不弱,加上东侧的南京城墙根上已经有个小坑,三百斤硝化棉炸开城墙应绰绰有余。

  姚启圣郑重拱手道:“学生保证,三日之内必能完工!”

  制造硝化棉最麻烦的便是原料准备,只要棉花和硝酸搞定了,硝化过程不过十几二十分钟的事儿。

  朱琳渼又望向远处的幕府山大营,算来他在这“炸药实验室”已耗了十三天,此刻终于可以放心回去了。他遂吩咐石霖:“派人通知诸将,来我帐中议事。”

  “是!”

  三日后。

  子时。

  南京城头。

  一支清军巡逻队举着火把从城上快速走过。为首军官转头正望见不远处十多个打瞌睡的士卒,立刻冲了上去,狠狠地给了每人一脚,又吼道:“都他娘的给老子滚起来!再敢偷懒把你们扔下城去!”

  “是,是,将军饶命。”

  守城士卒战战兢兢地站起身来,不住告饶。待那军官走远,几人却小声嘀咕起来。

  “再过半个月就要开城献降了,还守个屁啊!”

  “就是,不是都跟明军说好这个月免战吗?闭个眼都不行……”

  “诶,你们说,这消息可靠吗?”

  “自然不假,洪大人手书的降表拓本都传到城里了,前几日我还看见过。”

  沉默了一会儿,又有人道:“哥几个,明军进城之后,咱们要怎么办啊?”

  “你没听说吗?咱们汉兵只要放下兵刃,一律发回原籍,既往不咎。”

  “唔,这便好……说实话,要不是当官的降了,谁他娘的愿意给鞑子卖命?”

  “可不是!城门一开,我就去恭迎大军……”

  洪承畴哪里料到,时下的大明辅政王可不是什么“正人君子”。建虏乞降这种“好事情”他怎可能掖着藏着,当天便命人拓了洪承畴降表带入南京,开始“大肆宣传”。

  洪承畴“心中有鬼”,故而即便得知流言四起,却也不能光明正大地辩驳,生怕被明军知道听去坏了他的缓兵之计,到后来反令清军的士气跌入谷底。

  今天是九一八事变第87周年,当听到防空警报声时,我的心中真是万千感慨。真的是落后就要挨打。先烈们的奋起直追和舍生忘死,才成就了我们现在的和平富裕生活。今天不仅是让我们回忆过去的耻辱,缅怀逝去的同胞,更是让我们记住自强才能振兴中华,才能让历史的九一八事变再也不会发生!

  噺⑧⑴中文網m.χ㈧㈠Θм更薪嘬快の伩字ふ説網}

  请收藏:https://m.dzdn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