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三章 从军龙卫_大明之崛起164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赣州军器局来的那二十多名炮匠在宋应星的指点下,很快便完成了从铜熔炉、泥范干燥炉到起重架等一系列设备的制造。

  火炮的图纸更不是问题,苏承羽随时就能画出来各种口径的火炮,结构甚至比这个时代的欧洲炮更为优异。

  只是铸炮是个很耗费人力的工作,光是熔炉就得五六十人操作,加上炮兵需求有限,所以在铸造了六门六磅加农炮和两门二十四磅臼炮之后,就没有继续制造更多。

  不过铸炮的铁范已经制好,以后如果有需要,可以用很短的时间造出大量火炮来。

  如今的龙卫军,各式先进武器装备之多,简直堪比后世的美军!

  现在只有军官数量是龙卫军最大的软肋。后备营的人数已达到两千多,只要有合适的军官,他们只需要简单地强化训练一下,便能转换成正规军投入战斗。

  龙卫军的将营里,苏承羽正和几名主要军官讨论军用地图上几处有争议的地方。

  地图是用极细的竹钢笔绘出来的,图上密密麻麻的等高线将地形表现得非常清楚,另外水文、地质情况也都做了详尽的标注。

  在用过这种地图之后,龙卫军的军官们已经完全不能接受明军的老式地图了。

  不过为了绘制出这幅细致的地图,苏承羽已投入了超过千两白银,而且还只有赣州及周边一些区域。

  但可以肯定,这些投入是绝对值得的,使用老式地图的对手在龙卫军面前,简直犹如高度近视的人一般。

  “这条河的水深要派人实际测量一下。”

  苏承羽正说着,应天祥拿着一份名册走进将营,敬礼后对苏承羽道:“指挥大人,这是上次全军实战演练中,获得优异表现奖的士卒。请您过目。”

  苏承羽接过名册浏览了一遍,大部分都是他有些印象的士兵,演练时表现确实非常抢眼。

  他提笔签上朱琳渼三个字,又盖了私章,交还给应天祥让他拿去公布。

  校场中间三纪律六注意的石碑旁,立着一块一人多高的厚木板,正是龙卫军的揭帖公示栏。

  一天的训练结束之后,士兵们将这里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在指导使的扫盲运动之下,现在识字的士兵越来越多,有人大声念着刚张贴出来的揭帖,“第三次全军实战演练优异表现奖名单。步兵一营四连一排二队,徐三六,一等奖……”

  人群里立刻发出羡慕的呼声。

  “老徐,你得请客啊!”

  “你小子可以呀,一等奖!每天晚上举木杆没白练。”

  “老徐刺刀确实用得好,我服气!”

  揭帖前的人继续念着,“……三排四队,胡坚,二等奖……”

  周围又是一片呼声。

  两天后,龙南县西南的良溪村里,一队身着笔挺龙卫军军服的人将一朵布扎的大红花挂在了徐三六家的门楣上,旁边还有军鼓军号奏响欢快的乐曲。

  村里的人都跑来看热闹,有好事的高声问道:“三六家这是中状元了吗?”

  带队的指导使立刻为大家解释道:“龙卫军一等兵徐三六,在全军实战演练中获得优异表现一等奖!特奖银十两!”

  “十两银!”

  村民们眼睛都直了,这当兵还有此等荣耀,大红花送上门,还奖这么多银子!

  立刻就有几个还拦着自家后辈不许去投军的老顽固跑回家去,让家里子侄去投龙卫军。当得知龙卫军如今连后备营都招满了的时候,一个个都悔得直拍大腿。

  午后,宣教府的人来良溪村了。

  村民们谈着徐三六得一等奖的事,一起朝村口涌去,宣教府的惠民大戏那是肯定不能错过的!现在连赶集的时间都和宣教府演出的时间保持一致了。

  宣教说完政策、时事,大声宣布戏名:《从军龙卫》。

  戏开锣不久,村民们便发出阵阵惊呼——台上那名武生演的正是他们村的徐三六!那英武的身姿,在校场上帅气的表现简直如同关二爷临世!

  徐三六的娘差点儿兴奋得晕了过去。

  村里凡是家里有闺女的,都开始悄悄地朝三六娘身边挪动。

  请收藏:https://m.dzdn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