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七十章 江宁阅兵_大明之崛起164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容易抱团结党,趁着现在朝廷有大军在湖广镇着,快刀斩乱麻,才能将危害压到最低,尽早实现湖广政令畅通。

  “让张沧海也尽快赶赴武昌,一定要在春耕之前准备好土豆、番薯种子,在湖广全境铺开种植。”

  湖广便是后世湖南、湖北的合体,地域面积极大,在这里推广土豆、番薯,对提高大明的粮食产量极为重要。

  “臣,遵旨。”

  待杨廷麟离去,朱琳渼车驾又走了一个多时辰,便见余新带人正在大营外恭候。

  众将在道旁肃立敬礼,余新上前迎朱琳渼下了车,向中军大帐示意道:“陛下舟车劳顿,先在帐中休息一下吧?”

  “坐了半天车而已,打仗时连骑几天的马都是寻常。”朱琳渼大步往营中走去,又问余新道,“阅兵可准备好了?”

  “回陛下,皆已备妥。”

  朱琳渼此行,阅兵提振士气只是目的之一,后面还有重要事宜,当下挥手道:“好,即刻开始阅兵。”

  “是!”

  木架搭成的观礼台上,朱琳渼端坐正中,余新与张家玉陪在两侧,其他高级军官则按军阶恭立在后。

  朱琳渼望了眼远处黑压压的队列,吩咐余新道:“开始吧。”

  “是!”

  余新踏前两步,朗声道:“汉兴元年,大明野战军,江宁大阅开始!”

  有传令官高呼一声,“是!”随即,一红一蓝的两发“焰火”笔直飞上天空。

  张家玉一旁对朱琳渼低声道:“陛下,依您先前规划,如今连级以上传令官皆已配备了这‘信号弹’。经数月操练,各部对此传令方式大为赞叹,便是相距极远,军令也可畅达。”

  句容大捷之后,朱琳渼便制定了一系增强作战能力的方案,这信号弹便是其中之一。不过如今大明野战军已有了成熟的管理、指挥、训练机制,这套改进方案他只负责设计,具体实施却都是交给余新、张家玉等人执行的。

  朱琳渼望向那传令官腰间的数根“铁管”,问道:“能射多高?是否稳定可靠?”

  “回陛下,短筒可射至二十三四丈,长筒则再高十丈有余。军中试用至今,未见施放不成之例。”

  实际上作为烟火的发源地,中国使用信号弹的历史极长,不过以前的信号弹发射高度低,稳定性差,而且没有成套的指令系统。

  朱琳渼则设计了很“简单”的锥形弹体,橡胶制作弹帽和火药盖,再用铁管发射。这样不但能射到很高的高度,使军队在数里开外便能看到,而且防风防雨,任何天气均可使用。

  最关键的是,他还设计了整套的指令“代码”——用五到六发信号弹,便能传递包括时间、方向、任务类型在内的军令。这在传令基本靠旗帜的时代,简直像是配备了无线电,尤其在大兵团作战时,指挥效率和距离都增加了数十倍!

  待信号弹升至云端,随即四下里十数声炮响,整齐的步兵方阵从西侧依次朝观礼台走来。

  张家玉为朱琳渼“讲解”道:“陛下,最前面这是龙卫军一、二、五营,也是全军最精锐的三个营。他们眼下皆已换用一型步兵铳,半数士卒配了胸甲,余者配精钢棉甲。”

  请收藏:https://m.dzdn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