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二章 悲剧了_大明之崛起164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能击溃,也要将其牢牢拖住!”

  “遵令!”

  “游击刘伯禄,你率我的亲兵,再领八百骑兵,绕至明军右翼。若宁维已破敌,便追而掩杀。若未破,便两厢齐进,敌军必溃。”

  “遵令!”

  “千总齐超,率一千弓弩手紧随宁维,射住明军!”

  “遵令!”

  高进库又安排了八百人沿北侧探查明军是否伏兵,另派千余士卒趁乱下河捞人。

  一番布置完毕,他拔剑指向明军阵地,“进军!”

  宁维集结清兵,将六千步卒分为三队,组成三个细长的方阵冲锋。

  每个方阵前设五排藤牌手,披棉甲,每排四十人。其余铳手、刀斧手、长枪手紧随其后。

  他刚才看过明军的横阵,连绵近一里宽,却只有三排兵,且俱是最为孱弱的铳兵。

  对这种阵势,只要将进攻阵型收窄,减少正面中弹的面积,等挨过两三轮,至多四轮火铳,便能冲到铳兵面前。

  有最前面的五排藤牌手防御,火铳当不至于造成太多伤亡。

  一旦短接肉搏,自己数千刀斧手、长枪手灭这些铳兵便如砍瓜切菜般容易。

  此番倒是落了份美差,正可捞一笔军功!宁维心中甚为欢喜,待手下结阵完毕,立刻拔刀命令,“全军出击!”那架势,仿佛正在指挥人割下明军首级计算战功一般。

  其实他的理论在眼下这个火绳枪时代非常正确。因为火绳枪的射速和火力密度较差,如果敌人拼死冲锋,其火力很难将对方压制住,所以必须以冷兵器部队来掩护火枪兵。

  最典型的方式便是火绳枪兵和长矛兵等混编,组成方阵,共同移动,相互支援。戚家军的鸳鸯阵,西班牙大方阵,瑞典方阵等名噪一时的战阵都是这种战术下的产物。

  但到了燧发枪时代,由于火枪攻击力的极大提高,大家都开始寻求在尽量大的面积上展开火力,线列步兵战术成为主流。如果敌人集中冲击阵线上的某个点,整条步兵线列便会对其形成半包围态势,以交叉火力迅速将其击溃。

  于是,不明就里的宁维便悲剧了。

  陈雄飞在望远镜里看到一里外那三个挨在一起的清军冲锋方阵,立刻下令炮兵开始射击。

  每个炮兵队正好负责一门火炮,管队都配有望远镜。

  很快,便有管队估算出敌军的距离,高声道:“距敌前方六百七十步。”随即他便根据背了无数遍的炮表,喊出射击参数,“仰角三分,方向正东,最大装药。”

  立刻便有装填手将最大的一个火药包塞进炮口,另一人随后将铁球也塞了进去。装填手立刻用撞弹杖将炮弹和火药压实。

  又有人用铳规量了炮口仰角,吩咐点火手:“向上二。”后者立刻旋转了炮尾的螺杆,使炮口抬高了两度。

  随后点火手用锤子刺破火药包,插上引火管,“准备完毕!”

  陈雄飞嘴角微微翘起,命令道:“放!”

  传令官小旗举起,立刻便有四声震天的轰鸣响起。几乎是同时,步兵线列阵的右侧也是四声巨响。

  八枚约六斤重的铁球呼啸着交叉飞入清军冲锋方阵中,瞬间便在人群中犁出八道整齐的沟壑,最前排的四五十个清兵立刻化为四溅的血沫。

  铁球落在地上之后又接连弹起两次,砸断了十几个人的腿,才终于停了下来。

  清军阵中,有人伸手抹了一把糊了满脸的血肉,愣了半秒,猛地发出声嘶力竭的喊声:“是大炮!”

  “哪来的大炮?!”

  请收藏:https://m.dzdn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