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一十八章 指东打西_大明之崛起164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来却也是好事。”

  “黄大人,此话怎讲?”

  黄景昉眯眼道:“若是纳粮之事没人挑头,我们就只能和皇上使水磨功夫。

  “但如今朝野皆知他杨廷麟力主士子缴税,那正可将他当做靶子!只要能将他掀翻,皇上必知朝臣决心,此事方可作罢。”

  所有人均是一愣,那可是杨廷麟啊,当朝首辅!真能将他拉下马吗?

  何胜小心道:“黄大人,可恐怕不容易办到吧……”

  “何大人,纳粮可是犯了众怒之事!他杨廷麟不过一个人而已,别的不说,仅我吏部同僚给他些白眼,这朝政就要难以为继!”

  “对!前几日朝会的情况大家也都看到了,除了已经调去湖广那几个,朝臣们无不激烈反对纳粮。”

  “届时杨阁老就算再有威望,他一个人又怎能压服数百朝臣?!”

  黄景昉见还有两人面带犹豫之色,不禁冷声道:“此事到了如今,已不止纳粮这么简单了。当今天子极为强势,此次他逆满朝臣工之意施令,我们若抵挡不住,恐怕往后便是太祖、成祖朝时候的情形了。”

  他扫视众人一周,“若使纳粮之事作罢,往后却如神宗时一般。何去何从,还请诸位细思。”

  几人听了这话,当即都显出凝重之色。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那都是一言九鼎的主,朝中谁敢撄其锋?朝臣无不活得战战兢兢,稍有行止查错,轻则罢官,重则掉脑袋。

  而神宗便是万历皇帝。他“争国本”,最后却向朝臣们低头,又常年不上朝,那会儿的大明可是官员士大夫们的天下,何其安逸。

  终于,还有些犹豫的两人目光坚定起来,齐声道:“好!我们听黄大人的!”

  两日后。

  朝会。

  首先自然是北伐备战之事,这是国家大义,谁也不敢怠慢。

  随后,朱琳渼笑眯眯地将曾剑、徐尔路、姚启圣、方以智等自愿缴税的官员夸奖一番,连同唐宪、范良进等人也都带上了。

  他一番话说完,当即就有朝臣“例行”反对,理由还是先前那一套,“成例不宜擅改”“清单、丈量田亩影响北伐”“日后徐徐图之”等等。不过站出来的人明显比数日前少了很多,看来一连串的“胡萝卜和大棒”还是有些功效的。

  便在此时,刑部郎中何胜却站了出来,高声道:“陛下,臣有本奏。杨阁老数日前未与吏部商议,便急调户部员外郎于永蔚往湖广任职。于大人原先负有督调广德粮草之责,事出突然,以至数千石粮草被延误三天。臣以为,杨阁老此举甚为不当。”

  朝堂上顿时鸦雀无声,这何大人是疯了?竟敢对杨首辅发难?!

  但众人立刻便想到,传闻杨廷麟亲自将侯茂义、安玉才等反对纳粮的人调去了靖州之类的鬼地方。

  看来,有人要对“纳粮派”动手了!

  果然,又有人出列道:“臣也有本奏。去年腊月,杨阁老违制将云南布政使司都照龚熙乾调入大理寺……”

  “陛下,安玉才安大人素有腿疾,如何能任临口通判?杨阁老此番调派恐大为不妥……”

  “臣有本奏……”

  杨廷麟苦不堪言,站在一旁也无以反驳,心中只盼着天子能说一句“这些人调去湖广是朕的意思”。

  然而,朱琳渼却只是摆手道:“啊,这些稍后再说。我这儿还有件要紧事。”

  他望向文华殿前的朝臣们,朗声道:“户部理商司近来所承事务极多,又负重则。故而朕决定,即日起改理商司为商部,与吏部、户部等其他七部平齐,设大明第八部。

  “由原理商司郎中黄宗羲暂任商部尚书。着内阁、吏部、户部尽快施行。”

  朝中诸臣皆是一愣,虽说设商部之事早有传闻,但为何此时突然就冒了出来?

  杨廷麟、张沧海以及一应内阁大佬忙出班揖手,“臣,遵旨。”

  请收藏:https://m.dzdn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