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零三章 外事之争_三国之将星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备之死,其实对于益州北部的震动才是最大的。

  在临终之际,刘备将益州北部托孤给诸葛亮、关羽、张飞和廖立,实际上虽然张飞武力出众,廖立智力出众,然而这两人因为尴尬的地位,实际上只是辅助而已,真正的托孤大臣其实是关羽和诸葛亮这一武一文,其中在内政方面以诸葛亮为主,军事方面以关羽为主。

  刘备的打算是让这两个人互相合作,各司所职,齐心协力保住益州北部的这一片基业。

  然而事实并不像刘备所设想的那样顺利,仅仅过了两个月,关羽与诸葛亮之间就产生了刘备去世之后的第一次正面冲突。

  这一次冲突的缘起,在于诸葛亮破格提拔了杨仪为关羽的参军。

  其实以诸葛亮现在主管内政的职责来说,提拔一名官员其实是很正常的,然而诸葛亮没有与关羽商议,直接把杨仪安插到关羽军中做参军的做法就实在有些过分了。

  因为众所周知,杨仪是诸葛亮的亲信,一直提倡与孙权联合,共同对抗刘和,在性情上急躁狭隘,睚眦必报,让关羽很是看不惯,现在诸葛亮竟然把这么一个人安排到他的身边工作,而且还是做具有监督性质的参军,这让关羽很是恼怒。

  于是当杨仪前来军中上任的时候,关羽根本不接受,甚至关羽义子关平还直接命亲兵将士杨仪给乱棍打出。

  杨仪受了这等委屈,立刻就向诸葛亮哭诉,说关平打的不是他,打的实际上是诸葛亮。

  对于这一点,诸葛亮自然是心知肚明,这分明就是杨仪的挑唆,其实诸葛亮任命杨仪,一方面是看中了杨仪的才干,此人虽然年轻,然而在筹备粮草、指定作战规划等方面非常有才能,如果用的好了,绝对是关羽的一个好助手,当然从另一方面,这也是对关羽的一次试探,看关羽能不能接受自己对他的安排,现在他果然见关羽态度强硬,并不接受自己的安排,虽然将杨仪训斥了一顿,可是心中仍然感到有些不舒服。

  于是诸葛亮就乘着关羽返回成都公干之际,再次提出任命杨仪的事情,并且明确指出了杨仪的才干。

  然而关羽却对此大家反对,说了杨仪的一堆不是,并说杨仪性情倨傲狭隘,到处得罪人,军中诸将全都不喜欢,并不适合到军中,希望诸葛亮不要安排他。

  既然关羽强烈反对,对方又同是刘备安排的托孤之臣,诸葛亮自然也不便说什么,尽管心中的不满越来越强,却也不便为了一个杨仪而导致将相失和的局面,所以只好将杨仪调到自己的身边做从事。

  之后诸葛亮又提出了一些人事任命,这些任命都是文官,被诸葛亮派到各地去做郡守,比如任命董和为犍为太守,伊籍为汉嘉太守,尹默为江阳太守,李恢为巴郡太守,而让关羽兼任梓潼太守,

  请收藏:https://m.dzdn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