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2临淄保卫战(二)_三国大教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征得5000新兵之后,李肃立刻打开兵器库,将库中仅存的2000刀枪、兵刃分发到新兵手中。

  李肃招募新军的同时。在栾禄和工宣队不屑努力下,临淄城大街小巷一夜之间写满大字标语,每个大路口都竖上了黑板报。

  “护卫故乡,寸土不让。”“众志成城,打倒袁贼。”“圣母与临淄同在,袁贼必败。”“保卫临淄,匹夫有责。”“保卫家园,有钱捐钱,有物捐物。”

  林林总总不带重样的。还有神职人员在板报下激情演讲,痛斥袁绍的反朝廷、反圣教行为,呼吁全城百姓同舟共济、同赴国难,将袁贼打回他的老家。

  一时间临淄城百姓群情激奋,阖城无论男女老少纷纷请缨参战,献财献物更不必说。

  城中铁匠还纷纷将铺内打好的农具、刀斧送进教堂;屠户更是把吃饭的家伙都拿了来——宰猪的长刀,刮毛的毛刀,还有给牲畜行宫刑(割小鸡鸡)的手刀全部献上。

  这些兵刃栾禄一概笑纳,目前而言,它们才是临淄最为短缺的。至于金银,圣?稷下大教堂的金库里有的是,足有三十多亿贯钱。数量之多相当于教区四州二十多年的税赋。

  当然,这些钱财是青州百姓十数年甚至一辈子的积蓄,绝对不能让袁绍大军抢走。否则,对于青州、圣教而言,简直就是堪比天塌地陷的巨大灾难。

  显然,百姓也意识到如果袁军杀入临淄,就意味着自己将一无所有。为了保住毕生的财富,必须守住临淄。于是乎,全临淄百姓战意更加昂扬,无不对远来的侵略者咬牙切齿。

  栾禄将铁匠、屠户捐献的民用刀具汇集到一起后,请能工巧匠对其加工。

  由于时间有限,工匠们来不及深加工,只能取来竹竿,将收得的短刀牢牢捆在竹竿顶端,将其制作成简易的长枪,分发到没有兵刃的新兵手中。

  同时,作为守城的利器,临淄城弓箭数量明显不足。为解决之一问题,临淄城的工匠集思广益,用削尖的木棍暂时充当弓矢。随后将百姓捐来的铁锅烧成铁水,在木棍尖端包上铁衣,以加强木箭的穿透力。

  此外,栾禄还以教区宗主教身份,召集了两千余名老弱充当民夫,雇来五十多辆大车,在城中往返调度,运送滚木、礌石、粮草等项。

  正当临淄方面的备战工作紧张有序进行的时候,探马来报,于十里外发现袁军动向。

  一个时辰后,似火的骄阳照耀下,数万黑影,铺天盖地从地平线的尽头涌了出来。仿佛过境的蝗虫一般,所过之处,大地上的翠绿尽皆消失,完全被橙黄相间的袁军军服覆盖。

  象征前进的战鼓在旷野中炸响,缓慢而又富有节奏。践踏大地的脚步,踩着鼓点直击人的心灵。

  此时,李肃一身宝甲站在凛冽北风吹拂下的城头上。在

  请收藏:https://m.dzdn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