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126章 用人靠前不用人朝后_重生南非当警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毕竟上一次世界大战,法国坚持了整整四年,谁又会相信,这一次世界大战法国只能坚持六个星期呢。

  不仅仅法国人对自己有信心,比利时和卢森堡、波兰、捷克等等国家都对法国有信心,所以他们都把自己的黄金储备早早送到法国保存,一共288吨。

  这部分黄金还有故事,咱们以后再说。

  德国和俄罗斯瓜分波兰,波兰政府并没有投降,而是逃往英国组建流亡政府,继续领导波兰人抵抗入侵者。

  流亡政府总理瓦迪斯瓦夫·西科尔斯基曾经是波兰英雄,在波苏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战后西科尔斯基长期担任波兰总理兼外长。

  1926约瑟夫·毕苏斯基于发动五月政变,西科尔斯基保持中立,后来离开波兰旅居法国,曾在法国圣西尔军校任职,期间写了一本关于未来机动战的书,预测了下一次世界大战的规模,提出了与德国“闪电战”类似的进攻方式。

  西科尔斯基也因此和法国的戴高乐、俄罗斯的图哈切夫斯基一起成为“闪电战”理论的创始人。

  波兰战役爆发后,西科尔斯基返回波兰,波军总司令爱德华·雷兹-希米格维元帅拒绝让西科尔斯基指挥军队,西科尔斯基再次经由罗马尼亚途径巴黎逃往伦敦,并在伦敦组建流亡政府。

  这里就能看出,西科尔斯基还是很聪明的,他没有选择在巴黎组建流亡政府,而是在伦敦组建,这充分证明西科尔斯基眼光的长远性,如果是在巴黎组建流亡政府,那么过不了多长时间,西科尔斯基还得跟戴高乐一起流亡英国。

  在伦敦,西科尔斯基的日子也不好过。

  上面说过,波兰政府在战争爆发前,已经将波兰政府的黄金储备运往巴黎储存。

  流亡政府成立后,西科尔斯基试图讨要这笔黄金,却被巴黎拒绝,因为巴黎不承认西科尔斯基流亡政府的合法性。

  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西科尔斯基依然坚持重组部队。

  波兰政府虽然已经投降,波兰人民没有投降。

  流亡政府成立后,波兰海军官兵坐船前往英国,坚持对德作战。

  不愿意屈服的波兰陆军,则是经由罗马尼亚、匈牙利,或者穿越波罗的海从波兰逃出,先后有近万人抵达英国,这些人被称为“西科尔斯基旅客”,西科尔斯基以他们为班底,组建新波兰部队。

  新波兰部队的处境艰难,他们缺少武器,士气低沉,一些士兵甚至没有接受过完整军事训练,仅凭一颗爱国心逃出波兰参加军队。

  英国政府和法国政府对待西科尔斯基的态度暧昧,在西科尔斯基刚刚抵达英国的时候,英国政府和法国政府的态度一样,认为波兰已经灭亡,西科尔斯基无法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对待西科尔斯基颇为冷淡,有人甚至劝说西科尔斯基不要惹怒德国人,避免德国在波兰采取更残酷的统治方式。

  凡此种种,让西科尔斯基接近绝望。

  德军从波兰战场抽调主力回到西线,西科尔斯基的处境有了很大改善。

  这一方面是因为英法联军压力巨大,迫切需要增援。

  另一方面是因为西科尔斯基此时手下已经有了近万人,这对英法联军来说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蚊子腿也是肉嘛,而且这块肉看上去还会越来越肥——

  请收藏:https://m.dzdn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