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百四十一章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两章合一)_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又写关于难民处置。

  这回他又拿自己说事儿,他就是曾经的一份子。

  设身处地先肯定了官府许多安置难民的措施,比方说有防疫,入城检查,这一路,都安排的能让他们讨到饭食,很心安。

  但是。

  按理说,宋福生是白拿过救济粮的,他不应该这么写。

  但是,他仍旧建议,官府不能白白的发救济粮,容易造成出现更多流民的现象。

  且给出主意,可以发救济粮,不过要让领粮的逃荒者付出劳动。

  城里活那么多,官府完全可以安排这些逃荒者,想领粮就去盖城楼,清理污水,修理沟渠,开垦荒地,搭建防汛台阶等等。

  宋福生写到这,自嘲的一笑:他可真是位“好官”。

  才哪到哪,就开始换位思考:

  难,都难,朝廷也难。

  这打仗呢,粮食耗费的太多,能省就要省,能不给就少给些,不就是为统一?

  不统一,早晚不还得有荒乱吗?到时老百姓更遭殃。

  假设一下,也不知道这项万一施行,要是逃荒者们还知晓是他提的意见,会不会有好些人大骂他。

  来,人活一世哪有不被骂的,让我们来看看下一道大题。

  对军队的政见和意见,有那些方面,你认为需要改善。

  宋福生心想:

  或许别人没话,那他可有的说啦,这两张纸够不够写都不一定。

  宋福生写道:

  他有幸在仓场衙任职,有幸给定海将军运过粮,有幸和陆家军上过战场,那场近些年来,最著名的战争……

  可想而知,阅卷的考官们见到这么一份卷子,先不说答的好不好,能不能先风中凌乱?

  你说说,这名举子,年纪轻轻的,他咋就经历那么多呢。

  宋福生的论点:

  后勤困境,会让任何大军、任何大将都变得脆弱不堪。

  他举例五万军十万众,非常专业的罗列出一系列数据。

  先写行军速度,随后写一轻装男子每日十两,60日需要多少石,几名民夫运的粮能养一名士兵,驭畜运输一驴负重多少,几头驴运去的粮食能养一名士兵存活多少天。

  所以他第一个建议就是,不止边境要有仓场衙,不止主要城池,最好各地都要多多设立,减免运输成本。

  后勤续航能力加强,粮仓线路越长,行军才能更兵贵神速。

  第二个建议就是,加强后勤管理。

  这是他在真正的战场上发现的弊端。

  给运的箭炮,那有的都不对型号,后来用不了的又随船拉回来,武器配备乱七八糟。

  也赖这古代武器不统一。

  因为士兵们是归属于各大将军,有些重要武器也是各大将军私藏,算是他们私人的制胜法宝。

  不像现代,武器库统一管理,大家拿的都是一样的。

  或者是不一样,在补给运输前,后勤这里也能知晓要运给哪只队伍,哪只队伍会用到什么箭羽,弩是多大的,配

  请收藏:https://m.dzdn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